我姐从小有耳朵底子病,现在四十多岁了,耳朵内经常往外流脓,很是痛苦,到医院怕动手输,现在只能靠打消炎针和吃药。但不管用。现诚心求寻贵方良药,或亲身治愈的办法。 多谢//

热心网友

有的人耳朵前面有一小孔,医学上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也称为先天性瘘管。它与胚胎时期在母体内发育不良有密切关系,可发生在一侧,也可见于两侧,瘘管口90%左右位于耳轮角前。其盲管多有分支,瘘管壁为层鳞状上皮,管腔内积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可因腐败而排出腐乳状带臭味的分泌物。  感染时瘘管口周围红肿、疼痛或脓肿形成溶破。一次发炎后,瘘管可反复发炎化脓,反复溃破。管腔也会向深部发展,少...

热心网友

有的人耳朵前面有一小孔,医学上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也称为先天性瘘管。它与胚胎时期在母体内发育不良有密切关系,可发生在一侧,也可见于两侧,瘘管口90%左右位于耳轮角前。其盲管多有分支,瘘管壁为层鳞状上皮,管腔内积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可因腐败而排出腐乳状带臭味的分泌物。  感染时瘘管口周围红肿、疼痛或脓肿形成溶破。一次发炎后,瘘管可反复发炎化脓,反复溃破。管腔也会向深部发展,少数感染可延伸到外耳道或乳突部,易误诊为乳突炎。反复感染者,局部可发生长期不愈的瘘管或遗留下疤痕,病人是非常痛苦的。平时不要挤压瘘管内分泌物,以免发生感染。[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青天葵10 蒲公英20 野菊花20 金银花15 柴胡6 白芷6 丹皮10 车前草15 川连8 皂角刺12 [加减]: (1)伤口未溃烂,加山甲10 (2)伤口已溃烂,加桔梗10 当归6 薏苡仁24

热心网友

本人与你有同样经历医院常用方法是用消炎类药物往往不是很奏效,平常注意尽量不感冒少吃刺激性食物。在此供一偏方:将白矾(明矾)用一瓦片焙干成粉末撒入耳中不妨一试

热心网友

看你说有症状,她可能得了中耳乳突炎。中耳乳突炎又分急性(板障型、硬化型)和慢性(胆脂瘤型)等为多见。它的辨别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建议你让检查后再对症治疗。这样效果要好一些。 特别提醒你一下:胆脂瘤型如果脓液引流不畅,则可能通过骨质破坏区或骨质薄弱区而引发全身感染!

热心网友

土霉素捻成粉末状,敷。消炎滴耳液打针的时候加支地塞米松效果好:)

热心网友

可能是中耳炎,用氧氟沙辛眼药水可以治疗。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一感冒又会复发。

热心网友

我小的时候也是右耳常流脓,一到医院就让做手术.后来用了一种就好了.但是一上火就又不行了.我就自己琢磨.一次,有人送我点黄连,我就用黄连泡水,拿棉球自己给自己洗耳朵,每天洗一次,结果三天就好多了.但我不敢大意,坚持洗了半个月就再也不流了.泥不仿试一下.既方便,又便宜.祝你全家健康/愉快!

热心网友

可能是中耳炎,我们小时候有个同学也有这个问题,后来是中药治愈的。

热心网友

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治好,就别怕医院了.找家好医院先查一下,如果可保守治疗,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可吃些中药.有病苦,治病也苦,以短苦克长苦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