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胃口特好,想吃东坡肘子.
热心网友
东坡肘子 配料: 猪肘子,雪山大豆,葱节,绍酒,姜,川盐 制作方法: 猪肘刮洗干净,顺骨缝划一切,放入汤锅煮透,捞出剔去肘骨,放入垫有猪骨的砂锅内,下入煮肉原汤,一次加足,放葱节,姜,绍酒在旺火上烧开;雪豆洗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移微火上煨炖约3小时,直至用筷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吃时放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上席,蘸以酱油味汁食之。 风味特点: 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烂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 附有关东坡肘子的传说三苏祠·东坡肘子 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又是位美食家。俺入川以来多次途经他的家乡,看着高速上三苏祠的路标心里想:啥时候有空去看看? 这个星期日艳阳高照,想出去晒太阳。套袖身体不好不能远行,踌躇间心里突然冒出了三苏祠由此联想到东坡肘子,顿生无限遐想…顺理成章就车发眉山了。路上还在想,到底有多少人会把个东坡居士和肘子联系的这么紧密么? 呵呵,俗人么,有什么办法? 曾经有友人告诉俺眉山是个极破烂的小城,了无生气。下了高速俺知道那定是多年前的印象了。一条双幅的水泥路笔直宽阔,路中是极宽的隔离带,花池中的月季正开的热火朝天。 三苏祠门票45元/人。进得园来发现,人还真多。竹园里开了不少茶院、宾馆。?h廊竹荫,亭台楼榭处处竹椅清茶摆满了一桌桌麻将,人声鼎沸。那叫一个热闹,那叫一个市井!近期《中国国家地理》有一期四川专集,封面用了稻城的一座雪山做背景。题图是“上帝为什么造四川?” 《中国国家地理》网站的BBS上有许多四川人表示不满,认为雪山不是四川的代表。就是么,麻将才有此殊荣么!青城道观、峨眉禅院、客家宗祠的院落里?h廊下无处不是此情此景耶!雪山?哪象麻将?如此家喻户晓,如此无孔不入,如此乐此不疲,如此接近人民?!看来,上帝为了弘扬麻将而造四川绝不是耸人听闻。倘若东坡再生,以他的天赋定会又有第三的头衔:麻将大师。 遥想东坡当年,虽贵为龙图阁大学士,一生却屡遭贬谪,飘泊不得志,终客死它乡。以今论古的说开去,除了反对变法外,怕也有不通晓“麻将仕途”之故吧?玩笑了,东坡莫怪! 园中园才是三苏博物馆,需验票而入,看来持年票者是要在这里却步的。这里据说原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原建筑面积约五亩,中式庭院,后人改宅为祠用以纪念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三苏父子。那大约是元末或明代洪武年间的事儿。后遭战火毁坏。清代康熙四年(1665)又在废墟上重建。经过历年的添修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庭园中三分水面二分翠竹,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的岛居特色。祠内主建筑以正门、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格对称的自由变化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整个建筑群 屋宇典雅,堂廊相接,楼台亮榭,布局有序;匾额对联,缤纷呈彩,极富诗情画意。 祠内塑有三苏父子塑像四尊,有再现三苏事迹的蜡像馆,珍藏和陈列着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以及许多名家的题咏和书画。 我们参观了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碑亭,木假山堂,抱月亭,快雨亭,观赏了馆藏的四大名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罗池庙碑”等。 园林景观形成和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显著特点,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庄穆典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了三个多小时,突然感到腹中饥馁,才想到没有用过“午膳”。自然而然就满脑子飞“东坡肘子”了。急急出得园来,原想会象周庄一样满街桶子的“万三蹄膀”。没想到转了近四十分钟连“老东北”饺子馆都见到了,居然没见到一家以“东坡肘子”为招牌的饭店。 几经打探才在杭州路18号找到了“苏轼酒楼”。只见它当街而建,仿古装璜,“中华餐饮名店”的金字招牌横悬门首,很有些气派。上得楼来是间极大的大厅,地当中围着两根柱子设了两个约三米直径的“水族池”(用常说的“水族箱”已经不能形容它的巨大。)其中一个里面竟有一头海豹在翻转游弋! “这。。。这是吃的么?”俺惊异得合不上嘴。“不,是看的!”“小妹儿”笑容可掬的为俺释疑。坐下后,俺表明今天是慕名而来专题小吃,主攻“东坡肘子”!最后还是架不住“小妹儿”的殷勤推荐,点了一根“姜汁东坡肘子”;一碟“鸡汤煨罗卜丝”;一碟“油氽花生米”;四两土酿“樱桃泡酒”。 酒至半酣,盼望已久的那根“姜汁东坡肘子”上桌了。过去吧,俺在一些地方也吃过“东坡肘子”,其色彩虽不象“万三蹄膀”那么“红光满面”,也和那“酱猪手”有得一拼。今天摆在俺面前的这根儿咋是“素面朝天”耶?抄起电话联络了正在FB的几位成都朋友,一致说俺又上当乐!听听上当不说还“又” 和“小妹儿”说不清,请来酒楼经理杨大泉。落座后杨经理如数家珍给俺从头说道这“东坡肘子”。原来苏轼谪居湖北黄岗闲暇时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尝,曾有诗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侯足时它自美!”这眉山的“东坡肘子”就是选用优质猪蹄膀作原料,配以二十多种名贵佐料,按东坡的“少水慢火”烹调方法烹制。具有鲜、嫩、酥、香、肥而不腻,耙而不烂之特点。近年来发展成“姜汁东坡肘子”;“家常东坡肘子”;“灌汤东坡肘子”;“八宝东坡肘子”等十多个品种。但以“家常东坡肘子”最得东坡烹调法之妙。那种过油后又涂以糖色的做法是与东坡烹调法相悖的云云。。。 哈哈`,今天不光有吃,还上了堂东坡烹调法的课,值了!为了秉承正宗东坡烹调法俺又加点了一根“家常东坡肘子”。杨经理又说:今晚有杭州“楼外楼”的厨师来店交流“东坡饮食文化”届时还有“东坡肉”!“别走了,我请!”呵呵,爽哉! 电话响起,打破了俺接着品尝“东坡肉”的美梦!俺要回成都赶另一场FB了。杨经理临行还送了俺一大桶自制的泡椒!俺这拙嘴笨腮的还连吃带拿的,要是本坛美食高手溜哒DX在此,杨经理怕要送他半座酒楼了耶!听说有个“北京帮”,杨经理遥请他们莅临其北京分店品尝指导。地址是:成府路45号,定座电话:010- !俺可不是替人打广告,俺是念着俺那肘子不离口的熊GG。怪可怜的,一辈子就爱这口还没吃过正宗的。。。 贵么?这一顿俺花了51元还饶了个零! 附:东坡肘子制法一: 东 坡 肘 子 原料: 猪肘子,雪山大豆,葱节,绍酒,姜,川盐。 制法: 猪肘刮洗干净,顺骨缝划一切,放入汤锅煮透,捞出剔去肘骨,放入垫有猪骨的砂锅内,下入煮肉原汤,一次加足,放葱节,姜,绍酒在旺火上烧开;雪豆洗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移微火上煨炖约 3小时,直至用筷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吃时放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上席,蘸以酱油味汁食之。 特点: 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烂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 附:东坡肘子制法二: 东 坡 肘 子 原料: 猪肘子,雪山大豆,葱节,绍酒,姜,川盐。 制法: 猪肘刮洗干净,顺骨缝划一切,放入汤锅煮透,捞出剔去肘骨,表皮涂糖色,放入垫有猪骨的砂锅内,下入煮肉原汤,一次加足,放葱节,姜,绍酒在旺火上烧开;雪豆洗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移微火上煨炖约 3小时,直至用筷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吃时放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上席,蘸以酱油味汁食之。 就差一道工序:表皮涂糖色! 。
热心网友
如果你在北京,那你可以去浙江大厦的张生记。或者去杭州吃真正的东坡肘子
热心网友
“东坡肘子”为四川名菜,传说苏东坡喜欢吃猪肘子,并曾亲自制作,因此得名。实际上此莱起源于四十年代的成都“味之腴”餐厅,而且从此成为这个餐厅的当家名莱。当时创办这个餐厅的五人,四人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其中龙道三和李敬之为成都人,另外三人姓吴,均为温江人。大学生开馆子,店招牌和菜名都想出奇制胜。他们从古诗文中找到汉朝班固的两句话,“委命供已,味道之腴”,决定以“味之腴”为店名。他们从苏东坡的传世墨迹中集成“味之腴”三字,制作为招牌。还从苏东坡的《炖肉歌》中的“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炖肉十三字诀中演化出一种烧猪肘子的办法’,就命名为“东坡肘子”。他们还造出舆论,说“味之腴”的招牌是苏东坡亲手书写的,“东坡肘子”是苏东坡亲手创制并流传下来的。因此,名店“味之腴”,名菜“东坡肘子”,不胫而走。经营至今,久盛不衰,传至全国,又出现了多种“东坡肘子”制法。 一、四川“东坡肘子” 原料 猪肘子2只,约1500克,雪山大豆300克,葱节50克,绍酒50克,姜15克,川盐5克。 制法 ①猪肘刮洗干净,顺骨缝划一刀,放入汤锅煮透,捞出。剔去肘骨,放入垫有猪骨的砂锅内,下入煮肉原汤,一次加足。放葱结、姜(拍松)、绍酒,在旺火上烧开。②雪豆洗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移微火上煨炖约三小时,直至用筷子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吃时,放入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上席,蘸以酱油叶汁以酱油叶汁。 特点 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软烂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 二、全国各地“东坡肘子” “东坡肘于”的制法传出四川,现在全国各地的制法大致近似,主要的有: (一)先煮后蒸法: 原料 猪肘子700克,鸡蛋12只,猪油750克,鸡油5克,笋片25克,青菜25克,大葱10克,姜10克,花淑15粒,鬲汤300克,湿淀粉100克,料酒5克,味精、精盐、酱油、大料适量。 制法 ①将带皮的肘子煮至六成烂时捞出,滤干,皮面抹上酱油。②菜心、笋片、姜切成片,大葱割出一道口,夹进花椒,备用。③猪油烧至九成热,加入猪肘子,皮面炸至金黄色,捞出,滤干油,把肉的一面切成五分见方的花刀块,但不割断皮。将猪肘子皮朝下入碗内,加上酱油、高汤、葱、姜、大料,蒸烂,取出,捞出葱、姜、大料等.倒去原汤,把肘子扣在盘内。④将鸡蛋加上清水煮熟,取出,用冷水浸凉,剥壳,抹上酱油,炒勺内加油烧热,加入鸡蛋,炸至金黄色时取出,加上大葱、姜、酱油、高汤,蒸透,取出鸡蛋,放在肘子的外面。⑤炒勺内加上蒸肘子的原汤和余汤,再加上笋片、菜心,烧开后,撇去浮沫,勾上芡,加上味精,淋上鸡油,浇在肘子及鸡蛋上面,即可食用。 (二)清炖法 原料 猪肘子750克,冬菇25克,火腿5克,大葱25克,油菜心25克,高汤500克,料酒、鸡油、大料、盐适量。 制法 ①大葱切成寸段,姜切成片,冬菇切成8分长、4分宽、1分厚的薄片,火腿切成小象眼块,备用。②猪肘子氽去血水,捞出,滤干,在肉的一面打上5分见方的花刀。③将肘子皮朝下,放入锅内,加高汤、盐、葱、姜、大料,在慢火上炖至半烂,再翻过来炖烂,取出肘子,皮朝上,放入大碗内,捞去葱、姜、大料,加上冬菇、火腿、油菜心,烧开后,撇去浮沫,浇入大碗内,淋上鸡油,浇在肘子上面,即可食用。 (三)清蒸法 原料 猪肘子750克,肉皮25克,高汤750克,葱25克,姜25克,蒜50克,料酒5克,精盐、醋、酱油适量。 制法 ①将猪肘子洗净,氽去血污,捞出,滤干,放入盆内,加上葱、姜、盐、味精、料酒、肉皮(先用水小煮,洗净),蒸烂,取出,去掉肉皮、葱、姜,撇去浮油,凉透成冻。吃时,切成2分厚的大片·,放入盘内。②蒜拍成泥,加上醋、酱油,供吃肘子时用。 (四)锅烧法 原料 去骨肘子肉500克,鸡蛋1个,湿淀粉20克,植物油1000克,花椒20粒,料酒50克,大葱100克,姜20克,盐、葱白段、老虎酱、酱油适量。 制法 ①将猪肘子放入水锅内,在旺火上煮透,取出洗净,切成5分厚的大片,皮朝下摆入碗内,加上酱油、葱(割一道口夹入花椒)、姜、料酒,约蒸1小时,取出,滤净汤汁。②碗内放入湿淀粉、鸡蛋、精盐,调成糊。将一半糊摊在平盘内,肘子片皮朝下摆在糊的上面,注意肘子肉的原形。余下的一半糊,均匀地倒在肘子肉上面。⑧炒勺内放入植物油,在旺火上烧至7成热,:将肘子肉保持原形轻轻地推入油内;炸到稍硬时,移至慢火上炸熟。然后再移到旺火上炸至金黄色,捞出,滤净油,切成长条块.摆成马鞍形即成。吃时带大葱、老虎酱。
热心网友
我请你吃,你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