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八路军用迫击炮击毙了侵华日军阿部规秀中将,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他是在那挂的,什么迫击炮?

热心网友

在河北省易县黄土岭死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炮兵,已经有了正式编制,有了独立炮营、炮团,但那时的装备大多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迫击炮、山炮,运输多靠人背马拉。  迫击炮是对遮 蔽目标实施曲射的一种火炮,多作为步兵营以下分队的压制武器。其主要特点是身管短、弹道弯曲,构造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便于人工携带,特别适合攻击隐蔽物背后和掩体内一般压制火炮难以攻击的目标。目前装备的迫击炮口径序列是51毫米、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240毫米、射程5-13公里,120毫米口径以上迫击炮倾向于自行化,配用小型弹道计算机,可发射火箭增程弹和反坦克制导炮弹。160毫米、240毫米迫击炮趋于淘汰。   65年前,八路军用迫击炮击毙了侵华日军阿部规秀中将,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今天,这门威名远扬的迫击炮,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的一个玻璃展柜中。  1939年10月中旬,侵华日军2万余人,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拂晓,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急行军进至雁宿崖峡谷两侧设伏,诱敌进入峡谷后,突然切断其退路,封锁峡谷口,从东、西两面夹击,经激烈拼杀,500余名日军被歼。  阿部规秀,1939年6月调任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同年10月晋升为陆军中将。遭此惨败后,他恼羞成怒,不待集结于附近的日军出动配合,亲自率1500余名日军疯狂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11月6日晚,在我游击支队的引诱下,阿部规秀的人马进入黄土岭一线。翌日下午3时许,日军完全进入了我军预设的伏击圈。  黄土岭东有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在八路军的重拳打击下,阿部规秀慌忙组织兵力抢占孤石山及教场南面山脚一线狭窄的山梁。我第1团团长陈正湘在望远镜里发现:在南山根东西向山梁的1个山包上有一群身穿黄呢大衣、腰挎战刀的日军指挥官和几个随员,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在距山包100米左右的1个独立小院内,也有挎着战刀的日军指挥官进进出出。陈正湘判断:独立小院可能是日军的临时指挥部,南面小山包可能是敌人的临时观察所。他当机立断,请求炮兵连增援。炮兵连火速上山,4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独立小院顿时弥漫在一片炮火硝烟之中。阿部规秀当场被炸成重伤,3小时后毙命。  日军因失去战地最高指挥官而极度恐慌,几次突围均遭八路军迎头痛击。黄土岭之战,共毙伤日军900余人,缴获200多辆载满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大批弹药。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及全国各地友军、抗日团体、爱国人士纷纷发来贺电,庆贺晋察冀军民取得的这一历史性重大胜利。  日本《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通栏标题,沮丧地报道:“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来源:解放军报。

热心网友

记得是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