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老公操盘家庭理财 作者:创富人 来源:创富人采编 更新时间:08/26/2005 11:15:00   卢女士→王先生:  小“炒”小闹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陈先生:  储蓄记账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 。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该回答在2005-11-17 10:10:11由回答者修改过。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

热心网友

本基金秉承“价值投资,稳健规范”的投资理念,通过充分的分散化组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通过积极的公司选择获取稳定的红利分配和资本增值收益。 在股票投资方面,本基金认为,在我国宏观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增长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相当部分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市场合理定价的基础上,长期持有,能够获取与其风险相对应的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包括现金红利分配和资本增值收益,这些公司即本基金所指的收益型公司。而市场真实收益率的波动,短期内往往会大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两者的差异,在不承担多余市场风险的条件下,获取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因此,本基金将在对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估值模型进行定价分析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债券投资方面,本基金综合平衡不同债券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得稳定的现金利息收益,更好地降低基金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同时,根据不同发行人和不同期限债券间到期收益率、即期收益率、远期收益率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积极寻求风险套利和无风险套利机会。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

热心网友

卢女士 → 王先生:   小“炒”小闹 摆脱困扰   结婚五年   1998年女儿的出生给我们的小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但是随着开支的增加,我和先生越来越感到经济危机,后悔孩子出生前没多攒点钱,这时迫切地渴望学习理财。先生积极行动,走亲访友讨教经验,认真阅读财富杂志。我们认真制定家庭计划,开源节流,但是女儿的开销不能省。我们都没有冒险精神,没想炒股,一致认为存银行较安稳。   先生辞职找了一家薪水较高的电脑公司,开始有了第一笔银行储蓄。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小班前一直由我在家照看,虽然我没工作,但是省了保姆开支。丈夫兼职做一家小公司的财务,每月可多收入1000元。每月5000元左右收入,除去房租800元,安排好女儿,零存整取2000元,一年有2。4万。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找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家庭收入增长,孩子的开销也增加,每年存款只达到3万。只要没大事,小日子尚且安稳。   2003年初我们有存款12万,先生建议到新区买房,看好前埔北区一套,交了首付10万。过了半年,为了女儿能上外国语附属小学,我看中湖滨一里带户口的二手房,总价值18万。丈夫决定转卖前埔的楼花,没想到交易后净得5万多。一不小心炒房获利,丈夫看出点门道,大胆找亲戚朋友借些钱再凑上积蓄,投资二手房,首付15万在莲花三村买下一两居室。去年初,他趁房价疯涨时出手,又赚7万。第三次交易二手房时我们赚了10万。今年我们在湖滨一里买了两套二手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可得租金800元。   与女儿才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日子的确是宽裕了一些。在先生的理财经历中我也有了一些理财心得:脚踏实地,抓准机遇。看来,我也得掌控财权,当一回管家婆。   李女士 → 陈先生:   储蓄记账 小额投资   结婚八年   我和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同留在厦门。在学校谈恋爱那会儿花的大多是父母的钱,自己兼职挣一些,但是一有钱就花光。工作后,关系稳定了就考虑结婚。首先就要买房,但两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竟然还不到5千,连买卫生间都难实现。于是,我们开始了浩大的“造家工程”。直到2002年,我们首付20万,贷款10年才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归功于我先生。   先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少有些理财的基础知识,加上这些年实践操作,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经验。   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钱财这东西,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当年我自认为不会理财,对数字不敏感,把财政大权拱手相让给先生。当时两人固定月收入共8千元,先生首先扣下4000元零存整取,一年就将近五万。每月不定数的加班补贴收入存入活期账户,存够数额我们就买家电。余下4000元,600元付房租,3400元用来生活。   先生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月记账,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决定活期存款分配在各项支出的比例。年终还有一笔奖金大约6000元,购买两人寿险及重大疾病险。第二年,拥有的第一笔五万元资金,先生投资开放式基金。到了年末,竟得到了比零存整取多得多的回报。当然,投资基金虽然风险大,但若慎重选择回报率高。经过持续投资,财富得到进一步积累。三年前我们买了房子,薪水也增长了,现在每月还贷1800元,仍然零存整取4000元。基金依然作为投资首选。   手头的闲钱逐渐宽裕了,先生在预算的之余,偶尔也会请我大方浪漫消费一番咧。这些年来和先生学理财增长了知识,懂得过日子,思维有步骤,做事有计划。我们的下一个家庭梦想是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