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当然是呀,大学生应该学会理财,有利于今后的生存.

热心网友

   新学期开始了,对部分学生来说,经过假期的短暂"充电",钱包又鼓起来了,又可以无节制地"自由消费"了。  进入大学,学生们往往有了独立的"财政大权",可以自由支配、任意消费了。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是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理财能力先天不足,所以在学生中出现大量的"月光族"和"负翁"。 深圳的张先生,他儿子去年考上长沙某大学,开学时带了5000元生活费,但过了二月,儿子就来电话说"钱不够了,没钱了。"究其原因,他也说不清楚,花钱总是稀里糊涂,往往不知不觉就没了,还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请客、聚餐、交朋友、上网聊天、外出游玩、课外活动、辅修、选修课每样都挺费钱的;新生自控力又差,看到心动的东西,就会有冲动;多数学生又是刷卡消费,不少还有了信用卡,所以消费起来感觉不到资金的变化。所以缺乏计划、盲目消费是导致大学生成为"月光族"、"负翁"最直接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不要一次性支付一学期的费用。生活费要按月给,而且要有数额的限制。家长可以了解一下本班生活费最多的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折中一下,不要做班上最富的孩子。观念前卫一些的家长,在这个阶段,还可以将大学的所有费用当作贷款,与孩子讲清楚,让他们先欠点钱,有点压力,没什么坏处。有的家庭利用主附银行卡的特点,父母持主卡,孩子持附卡,主卡和附卡共用一个账户。家长凭主卡存款,子女凭附卡取款或消费。这只是一种方便的邮寄方式。利用这种远程"遥控"来了解、控制子女在校的消费不是长久之计。  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一是要有正确的金钱观,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攀比;二是要养成记账的习惯。记帐可以让我们了解哪部分钱是必须的、哪部分是不必要的、可以省的,"有钱要花在刀刃上",有助于养成节俭的好品质。同时,还可以采用强制储蓄的方式,每月定期存入一部分生活,一学期下来也会有些结余。  总之,大学时期是独立生活的第一阶段,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自己生活能力,理财,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