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加速器把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加速到数万—20万km/s的高速,并通过电极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细的粒子束流发射出去,用于轰击目标。按粒子是否带电可分为带电粒子束武器和中性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在太空可以破坏数十公里以外的目标,在大气中只能攻击数公里以外的目标。 目前世界上真正有能力从事粒子束武器研究工作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前苏联曾于1968年10月公布了1000GeV(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加速器和质子束形成装置,70年代开始了武器概念的研究工作,8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大约在同一时期,美国的粒子束武器的研究工作也很活跃。海、陆、空三军由于任务的不同,其发展方向和重点也不一样,于1979年三军分别提出了对粒子束武器的要求。海军的PBW计划是用于航母防空,陆军的粒子束武器有两个,一个是空间用的中性粒子束武器,另一个是在地面上使用的带电粒子束武器。 研制粒子束武器的难度比激光武器还大,但是,由于它与激光武器比较有一些明显的优点,所以从长远来说,它作为天基武器比激光武器更有前途。 粒子束武器的破坏工质是粒子束,这种武器对目标的杀伤和破坏是靠粒子束的动能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γ射线。也就是说,粒子束武器是通过引起热、电磁波或化学变化对目标产生杀伤和破坏作用的。当命中目标时;粒子束能量达到7-10 MJ ,则靠动能杀伤(包括破坏结构);束能达到0。01-0。1MJ,则靠电磁影响引爆核装药和普通装药、破坏电子设备等。粒子束武器对目标杀伤的最大特点是命中时靠粒子束杀伤;粒子束没有直接命中目标,则在粒子束周围引起的γ射线锥还可能造成第2种杀伤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