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现在是什么轮胎
热心网友
米其林和普林斯通
热心网友
普利斯通和米其林的
热心网友
干胎&湿胎
热心网友
在F1的比赛后常常可以听到车手的怨言:自己的赛车在Pit Stop之后,换上的新轮胎因抓地力不好而慢下来,让他输掉了比赛。 轮胎是赛车速度的来源,是强大能量与地面的媒介。如果赛车没有一套好的轮胎,就算拥有最强劲的引擎,技巧超一流的车手,效率超高的空力套件,是无法把能量转换成极速的,所以轮胎在F1赛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既然轮胎那么重要,就让我们来看看F1的轮胎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以及2003年新的轮胎规则又会对轮胎供应商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干胎 F1的干胎规定直径必须是660厘米以内,宽度则是350厘米以内,同时胎面上要有四条对称纵向深2。5厘米的沟纹,从轮胎中心向外排列,每条沟纹之间必须距离50厘米,这种和以前惯用的光头胎完全不同的干胎,是FIA为了降低F1越来越快的过弯速度而制订的新规格,以降低意外发生后造成重大伤亡的机会。 这种沟纹轮胎的性能决定于尺寸,胎质,制造,赛道特性,底盘特性等等的交互影响,轮胎厂商必须在这些元素中取得平衡。而车手并没有太多的空间来制订比赛中的策略,因为他们在星期五的自由练习中就要从两种胎质中选出一种在比赛时用,并且没有机会更改。最大的轮胎尺寸虽然被FIA的规定限制住,但并不代表轮胎制造商就一定得提供限制范围内最大尺寸的轮胎,虽然越大的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就越大,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时速300公里下,多出几厘米可能就会损失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所以还是得依据赛道的特性来决定轮胎的尺寸。 轮胎的胎质取决于加入橡胶原料里的碳,油与硫磺,至于胎质要硬或软,则取决于赛道的特性,每场比赛之间都有显著的不同。F1轮胎的内层是由尼龙与聚酯混纺而来,是轮胎的结构,强硬到足以承受F1赛车时速250公里时,以公吨计算的下压力,或是4个正向G值,5个侧向G值,还有偶尔骑上路沿石等等。而轮胎的最佳运作温度差不多是在100摄氏度,不论是在赛道的什么地方,轮胎的温度不管是左轮或是右轮,前轮或是后轮都应该非常平均才对,假如后轮太热,会有转向过度的情形,前轮太热就会出现转向不足。尽可能常常检查胎压也是非常重要,虽然有时降低一点胎压可以增加接地面积,让轮胎更有效率地抓住地面,不过只要0。2bar的差异就可以毁掉整台车的平衡,而为了减少因为胎压变化造成表现不佳,F1的轮胎灌的是特殊的混合气而非空气。●有沟纹的干胎 分配: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10套轮胎,而其中3套用于星期五自由练习的轮胎则不能再被使用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约为80-200公里,视轮胎胎质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80-100摄氏度●全雨胎 全雨胎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领域了,他功能就是要把下雨时地面上的水迅速地排开,好让轮胎的胎块可以接触到地面,所以假如地面上的水分太多,胎块无法接触到地面就会失去抓地力而打滑,原本FIA的规定是一场比赛可以使用三种不同胎质的雨胎,其中包括半雨胎及两种不同胎质的全雨胎,但自今年起,一场比赛只可以使用一种胎质的雨胎,因此轮胎供应商在雨胎的设计上面临挑战。 每场比赛之前,车队必须向FIA官员报备他们想要使用的轮胎,这些轮胎经过无数次的电脑模拟,以确定胎纹的设计是否完美,而多亏了这些科技,F1的全雨胎可以每秒钟10公升的速度来排除雨水。由于赛道表面因为雨水而温度较低,所以全雨胎的工作温度比干胎要低很多,也比干胎更宽,直径更长,以帮助排水。●雨胎 分配: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7套轮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情况允许的话可跑完整场比赛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30-50摄氏度● 半雨胎 在毛毛雨的天气情况下,赛道可能还没有湿滑到必须使用全雨胎时,就是半雨胎的使用时机。而半雨胎虽然有明确的使用时机,但是它的可操作范围非常广泛,也就是说半雨胎必须适应某种程度的干地及湿地使用状况,在越来越干的赛道上,半雨胎必须快速持续地排除剩余的水分,但这是路面上的水分也不是那么多,因此半雨胎的胎纹比较浅。●半雨胎 分配:视同雨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在湿地约为30摄氏度,在干地约为100摄氏度 从2003赛季开始,在轮胎方面的规定有着深远的影响改变,过去供应商在一场比赛中,只能提供两种胎质的干地用轮胎给采用他们轮胎的所有车队,现在轮胎供应商要在每场比赛中,提供给采用他们轮胎的每个车队各两种胎质的干地用轮胎,至于每个车队在一场比赛中只能使用是套胎的规定则维持不变。湿地轮胎方面,从先前车队可以在比赛中选用三种胎质湿地轮胎的任何一种,变成一场比赛只能使用一种胎质的湿地轮胎,也就是说,车队不得在比赛中更改湿地胎质,用了半雨胎就不能改全雨胎。 新的轮胎规则让供应商有更多的自由来发挥,但他们还是会量力而为,毕竟真的要按照每个车队的特性去制造轮胎,反而会拖慢了发展的脚步。 虽然新的规则让两个轮胎供应商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给旗下的车队,但两个供应商都表示并不可能真的为每个车队来制造属于他们赛事的轮胎,双方都表示将尽力配合车队的需求,但真要制造10种胎质并非没有能力,只是将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在于本身内部以及与车队的沟通,并且测试还有制造上都会遭遇很大的困难,因此可说是不会出现10种胎质的机会,可能会在每场比赛推出3-4种,甚至更多一点的胎质来让旗下车队做选择。 过去几年Bridgestone轮胎与Ferrari车队的超密切合作,造成了其他采用Bridgestone轮胎的车队严重困扰,由于旧规则,Bridgestone轮胎只能提供两种胎质的干地轮胎给旗下车队,但是他们的轮胎几乎都是针对Ferrari赛车来设计,其他车队因此被迫采用"Ferrari专用胎",必须为了轮胎来修改赛车,Mclaren车队就是看不惯这种差别待遇而琵琶别抱。虽然不喜欢新规则,但Bridgestone表示尊重FIA的决定,并且尽力配合旗下车队。 Mclaren车队当初就是因为不想被迫使用"Ferrari专用胎",于是转投Michelin怀抱。 Michelin轮胎也因为旧规则的束缚,在许多方面必须做出妥协,毕竟他们旗下有两个传统强队,其他的又都是厂队,为了平衡各车队的特性差异,反而没办法完全的发挥,因此Michelin阵营的车手在2002年赛季前9名囊括了7名,车队方面也包办了亚,季,殿军,但就是与冠军无缘,不过他们并不认为新规则会为他们带来优势,虽然新规则可以让他们更自由地发挥,但旗下车队的整体竞争力才是获胜的重点。 新的雨胎规则,将让轮胎供应商研究发展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雨胎,因次测试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有些场地开始加装了雨天模拟装置,来帮助研究发展。 另外就雨胎的部分来说,测试发展与天气预测的工作将变得非常重要,并且只能用一种胎质的雨胎,在变化的天气中可能会有安全的疑虑,所以轮胎供应商并不喜欢这个新规定。正因为测试变得非常重要,Paul Ricard赛道已经加装了雨天模拟装置,以帮助轮胎供应商在非雨天的时间也可以进行雨胎的测试工作。不论如何,新的规定将让轮胎的供应更加的复杂,这对两家轮胎供应商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另一波轮胎战争的全面开打,这在本赛季前6站的比赛中就以露出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