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背影 不是朱自清那篇。字数:600字以上题材可以是反映社会一些问题 可以写外来工到本地的处境…………

热心网友

生活的背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阿兵的背影。那是孤独的背影,是会一个人慢慢走远的背影,是会在记忆里留下痕迹的背影,几十年不遇的高温袭击杭城,在这个城市蒸笼般的环境里,谁是工作和生活得最艰苦的人?高温的日子,很多城里人一离开空调就觉得热得受不了;一旦家里断电,更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而对于这个城市的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工作,在没有空调的简易房里辗转难眠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他们干着这个城市最苦、最累的活——当我们享受着外来务工人员的种种劳动成果时,也许,每个城里人都该向他们投去关心的目光,哪怕仅仅是一瞥。阿兵是我接触到的民工中很特别的一个。和我交谈的时候时不时冒出一句颇见深度和哲理的话,诸如“出来干活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等等。在湖南泸溪农村,阿兵读到高一就辍学了,之后闯荡了广州等城市,今年刚刚来到杭州。他每个月赚的钱除了寄回家以外,有不少用来买书报看了。在高温的环境下,我们在阿兵的床上看到了《羊皮卷》、《成功不求人》等书籍,已经翻得很旧了。一本空白笔记本是昨天刚刚买回来的。“从明天开始我要写日记,把每天的灵感和感悟都记录下来。我还年轻,还需要不断学习,再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中午一两点太阳最毒的时候,大学路思源水站的送水工阿兵正骑着一辆改装的自行车,驮着4桶纯净水,飞快地穿过这个城市。昨天他一共送出了70多桶水,也就是说有70多户杭州人因为阿兵的流汗而喝上了甘甜的水。腼腆的阿兵给我们看他的手:黑里泛红,手背上都是汗,手掌上是一层厚厚的茧,大拇指处一道很深的划痕清晰可见,那是上次下雷雨时送水途中不小心绊倒划伤的。同一时间,在杭州市中心的重点工程西湖文化广场的施工现场,来自河南的电焊工于师傅的工作环境也许是最极端的: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皮手套,正在运河桥的钢结构中进行电焊。火花发出嗤嗤的声音喷溅出来,钢结构内的温度据说高达70摄氏度!在这样高温的环境里,普通人静站一个小时也会受不了,而许多民工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在上塘路施工现场,一位东阳籍的民工说:“没办法,工期紧,而且有些施工环节不能停。”比如铺设下水道,要穿过城市的交通要道,为了不影响路面交通,施工队常常连轴转,通宵达旦地干活,前些日子为了吊装桥面,他们这个施工班组足足做了三天两夜。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艰苦单调的生活并不能扼杀梦想,在杭州许许多多简陋闷热的工棚里,也许每一个民工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激动着。阿兵对我们说:“在我们老家有很多企业,做什么的都有,工资比这里高、活比这里轻松,为什么要来杭州?就是想多一点见识!”他的朋友对我们解释说,阿兵很想学点计算机之类的知识,只是手头没什么钱,要等发了津贴费才能去学技术,实现他的理想。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对杭州和杭州人做出了正面的评价。他们说,杭州的环境干净整洁,社会秩序特别好,很少在公共场所见到打架斗殴现象;杭州人也很热情,他们很少有被歧视的感觉。 不过,扪心自问,民工和城里人之间那道无形的藩篱真的已经完全消失了吗?我们真的对这些在高温下为杭州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完全平等相待了吗?当我们和一个民工擦身而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那么一点优越感?和民工接触的时候,是不是会油然生出一分戒心?建筑、服装、垃圾清运、送水……在这个城市最苦最累的行当中,无处不闪现着民工们任劳任怨的身影。光是杭州的建筑行业就有20万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没有他们,杭州一千多个工地将不得不停工。望着阿兵那孤独的背影。 扪心自问,请给外来工们多一些尊重和关心,尤其在这个高温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