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心网友
在下拙见: 梁羽生先生文学造诣尤其是古诗词和对联方面很深,写景写情细致入微,故事情节也很精彩,引人入胜,但美中不足的是仅仅是叙述,好象没有提出自己的"侠义"思想,而且往往故事开局感觉很大气,结局却很突兀,每每给人以"江郎才尽"的遗憾。 金庸先生的文学造诣自然是大家巨匠,鬼斧神工,无须赘述,先生的故事,娓娓道来,随后如长江大河,喷薄而出,百回千折,匪夷所思,突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同时,对"人性"---心理的描写已臻化境,牵动着读者为之悲喜交替,欲罢不能,更兼港版的几部电视剧的演绎,使一些小说人物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定格",可以说很难找到不足之处,硬要说不足之处那就是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一定要找好的导演和好的演员,就是贴钱也好,最忠实的表现原作,不要随便就"大度"的象征性的收"一元钱"版权费,就任由他人"摆布"自己的作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读者的一种不负责,说句实在话,我要是老先生的话,就是买下某些电视剧的版权或播放权而不播放,也不让它破坏了自己的文学形象。另外,老先生的"学者"情节,为了想得到"正统"史学界或文学界的认可,去做劳什子"人文学院院长",是没意思的,"明报"那么大的家业,激流勇退,真是让人叹服老先生轻"利"的襟怀,为什么对"名"终未参透呢? 古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典型的"性情中人"怎么说呢,可能他的生活遭遇造就了他的写作和生活方式,始终贯穿着一种"抗争"和"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态度,故事情节和武功的描述,扣人心弦,语言简练,常给人带来震撼。不足的是自己没能"放下心来",略微平和的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英年早逝,留下唏嘘感叹总之,愚见如上,不求得到一致认可,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已足矣!。
热心网友
梁羽生:才子佳人金庸:英雄也是凡人古龙:极端
热心网友
梁羽生:剑金庸:枪古龙:刀
热心网友
我爱古龙看了他的书你才知道电视有多烂金庸有多庸
热心网友
……………自己去体会吧,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