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6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8质胜文则野,文质胜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热心网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一个)人有不去做的(事),才可以有所作为(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事都想去做,必然都做不好,所以要有所取舍)。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做)事情的困难或容易不在事情的大小,而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仁),有杀身以成仁: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为了求生而去破坏道德标准(原则),宁可为了正义(原则)而牺牲生命。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那么就会变得粗野(缺乏灵活性,粗暴地去对待外界事物);如果文采超过了质朴,那就会变得虚浮,华而不实(放荡无忌,流于表面,浮躁、浮夸、追赶时髦)。只有文质相半,互相配合适当(文质彬彬),才是一个君子。质:质朴。文:文采。 野:粗野。 文胜质,文多而质少的意思。 史:古代掌管文书的官吏都称作史。《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这指的是在当时,一是巫祝之类的文多浮夸之辞;二是史官的记载不实,被讥为浮夸。 我花了将近两个钟头,才找齐有关资料,再加上我自己在语文方面的积累,给你答出这些内容,不知满意否?。
热心网友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