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15:20 2005-5-14 如果政府一意孤行股市可能会蹦盘的,实际指数已经早就跌破1000点了,正中了许小年的千点论和推倒重来的说法!!请看如下的评论: 主题:股市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违法者欠下的债要守法的股民买单! 从2005。4。29收盘到5。9日开盘直到5。13日又跌了一周,大家看到政府的决心了吧,不管你跌的如何惨也不会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保证国有资产少流失,才能保住这些官员的饭碗,把国有资产变现才有机会大捞一把呀!有是官员们发财的大好时机啊!!!中国又要创造出无数个亿万富翁了!! 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是企业中的最好的一部分优质公司,然而优质公司的80%都是业绩下滑(瞎话)公司,那么中国的GDP增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哪??中国的GDP增长目标7%,到了市级目标就是9%,再到区县级就是11%,再到乡镇就能增长12%-13%了。这不是天方夜谈,这是我看到的地区的经济日报的报道。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既然是国民经济增长,那么国民的消费也该增长啊,实际由于各种税收、物价、医疗费用的高额增长、就业压力的增加造成国民的收入却在负的增长。国际上人民币预期升值,而国内人民币却存在贬值压力,这是中国经济特有怪现象,难道专家学者不知到吗?否然,很多专家在装糊涂,怕引火烧身,名则保身罢了。例如圆明园的破坏生态的工程,到现在没有一个单位敢出来给进行评估?北京有如此多的专家学者,却没有发现问题吗?而被一个陕西的年轻学者发现问题,岂不怪哉?大家看到了吗?4。月18日“生活日报”*(5月13 日的采风报)[一个“少年高官”在资本运作中的堕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副粥长、中国证监会成都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证监会贵阳特派办党委书记、主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年龄35岁高勇就是正厅级高官,到2004年39岁的高勇被逮捕。4年间向上市公司索贿850。7万元,其家中金条57根、首饰65件、浪琴欧米茄名表33只、贵金属装饰品5件、其他饰品108件、字画95幅、照相机和摄象机各5部、手机18部、加上其它存款共计2167万元。他一次就向“世纪中天”老总刘志远索要贿赂120万元,看看腐败分子的胃口有多大,这是被发现的,还有多少隐藏的没有被发现的官员哪?还有多少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的哪?无法说清。这些违法者给中国股市欠下多少债,难道都要守法的股民来买单吗???吗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多么明确的指示,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所以很快的就有一小撮人成为了当今的“富豪”。真是应了一句流传语:一等公民大壳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公民做监牢出狱之后成富豪,四等公民。。。。五等公民是草民多少冤屈无处申!! 主题: 股权分置试点之日就是股市崩盘之时 〖关闭窗口〗 2005-04-23 09:35   近期股市最大的悲哀并不在低迷市道宝钢巨量增发,而是证监会迎合少数集团的私利,作出误判,主观臆断地宣布:“解决股权分置的条件已经成熟”。如果说此前“唯解决股权分置才有大牛市”的说法还能蒙骗相当多的人的话,那么,这七天来大盘节节溃退的态势,足以让人们从迷梦中惊醒。   我再一次强调“搁置论才是大智慧,而解决股权分置试点之日,即是中国股市崩盘之时”。因为:   第一,政府随意改变15年来股市股权分置的“游戏规则”,但如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却毫无举措。而今证监会拿出“炸药包”,准备“决”15年来作为契约的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不能流通这道“堤”时,竟然连如何疏散群众、如何保护15年来高成本持股的投资者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举措一条也没有,只字不提流通股是否含权,含多少权,要不要给予流通股东以补偿,补偿多少,今年搞多少试点,计划用多少年实现全流通,用哪些新增资金来应对大扩容。这怎能不吓得投资者争相逃命?   第二,此次政府一改以往自上而下进行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试点的做法,变为自下而上的试点方式,更造成了股市乱哄哄的无政府状态。既为试点,那么就应明确试点上市公司的标准,例如上市年份、股权结构、净资产、业绩、股价、市盈率等。但现在一切都是黑箱,信息、题材、传言满天飞,弄得上市公司的股价上蹿下跳,暴涨暴跌,实令人恐惧不已。   第三,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讲话表明,股权分置试点仍将以向流通股东配售非流通股为主,这无疑是崩盘的方案。上周五李荣融讲到,解决股权分置“无疑是价格高一点或低一点,但扭曲的价格不可能持久。”这表明,在国资委心目中,最后的防线仍然是以净资产价格配售,前一两个试点配售价可以低一点,但随后便是就高不就低,否则就是“价格扭曲”。这些讲话实际上已将“补偿”的幻想彻底粉碎。   第四,少数试点上市公司尽管可提出上佳方案,使试点个股产生利好效应,但人们对大盘的预期无疑是利空的。(1)试点个股可能会推出大比例送股方案,引发市场一阵热炒,但必造成大盘失血。(2)民营上市公司试点可以送股,但不代表国企上市也有送股,将引发对国企上市公司的抛盘。 3)试点个股大比例送股后除权,因盘子扩大,即使填权,空间也有限,且后试点个股填权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无权可填。超低股价作为定海神针,必使其他未试点个股的股价中枢大幅下移。(4)试点个股哪怕是10送5,甚至是10送10,也会造成广大投资者对全流通后一个股市变成三个股市的大规模扩容的预期,加剧市场的恐慌性抛售。(5)试点后整个股价就会与净资产接轨,然后管理层在一个早上就可宣布自然全流通,股权分置不破自解。这是非常残忍的解决方式。第五,由证监会发言人发布股权分置破题,是缺乏权威性的。人们还记得,2001年10月22日,是国务院出面纠正证监会的国有股减持试点,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2002年6月24日,又是国务院出面纠正证监会向全国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做法,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今后不再出台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的任何方案。”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决定股权分置破题的竟是证监会,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并为国务院今后再次纠偏留出空间。这本身就表明,高层对解决股权分置的后果也是心中无数。在此,我再次呼吁某些市场人士不要再损人不利己地用舆论误导管理层,呼吁一心想救市的管理层果断抛弃试点幻想,尽早作出股权分置30年搁置的决定,定能受到市场的欢迎。 股权分置:一系列的不确定 。

热心网友

股市不会蹦盘,等待大盘到1034 + -15 点轻仓买进 、极限到908点全仓买进、在1250——1280抛空 。

热心网友

股市不会蹦盘,只会慢慢下跌。

热心网友

现在市场人气涣散,宏观环境也是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却依然发新股、热衷于搞融资,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中国股市恐怕真的要蹦盘。去掉新股上市指数,实际的指数目前还有大约900点?

热心网友

我师傅,早都崩盘了!那些说还没崩盘的人肯定是吃官饭的,他们的屁股肯定是坐在政府那一边的。我估计按你说的算法大盘已不到400点了!若不信,只要有人出钱,我找一帮人来算。

热心网友

不会崩盘,也不会有博傻的庄股了,抓住热点板块就会有赚的机会...

热心网友

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畸形儿,存在的问题太多,水份太多,需要价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同时也要给广大股民一个教训,股市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市场,而不是个搏傻的市场,投资需要理性;还有不要一跌就盼国家救市,要让市场自己做主,必竟这该是市场经计时代,而不是计划经计时代,处处需要国家的行政干预。

热心网友

老大,已经崩盘了。从2245到1082,都跌了50%,还不是崩盘吗?这还不算zf玩弄指数技巧在其中。现在已经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

热心网友

除掉新股的原因,大盘大概相当于90年代的600左右吧,我测算过。

热心网友

不会更加疯狂下跌,但会温水煮青蛙。

热心网友

什么时候政府推出指数可以卖空了,那可能就是中国股市快要见底了。一个只有买股票才能赚钱的市场,一旦单向下跌,没有赚钱效应时,谁把资金再往里投啊?再说好公司谁缺钱啊,我朋友的公司你想入股人家还不要呢,谁想多一个人来分钱啊?

热心网友

早就说5月底大盘见底,现在还早呢

热心网友

,建议等国家推出的政策得到机构的认可时,场外的资金有意愿进场时再进,成交量放大后再进场才是普通股民的最佳选择

热心网友

中信证券(600030)  虽然公司去年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但2005年预计各项业务将继续保持发展,强项更强,保证一定的发展水平。同时,管理层“扶优限劣”的政策为公司带来更多机遇。不断创新和在适宜时机进行收购使得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充满想象。公司作为首批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3家券商之一,在客户资产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探索颇多,公司已于4月18日开始发行避险共盈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预计规模可达20亿元以上,其他创新活动今年也有新的推进,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出现。另外,公司也很可能寻找合适的时机与收购对象通过收购、兼并之路做大做强,保持行业龙头地位。而目前该股走势明显转强,可重点关注。

热心网友

目前点位不适合买入,跌破1000点再进不迟。5月份肯定会见到1000点。

热心网友

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性的第五浪通过对年K线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股市从开创以来,一直按照波浪理论在运行,如图:  从1990年的12月开市至93年的年K线,是中国股市发展的第一浪;  1994年和1995年的调整构成了股市的第二浪;  从1996年开始的持续性上升行情一直延续到2001年,正是波浪理论中上涨力度最大的第三浪;  从2001年至今的调整行情属于第四浪;  对每一浪的运行时间分析:  第一浪运行时间为2年零3个月;  第二浪调整的运行时间为2年零10个月;  第三主升浪运行时间为4年零6个月;  第四大调整浪运行的时间,截止到目前,已经达到4年零10个月。  就波浪理论而言,目前的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浪的末期,随着股权分置等根本问题的解决,股市即将迎来历史性的第五浪上升行情。  波浪理论中,第五浪会超过第三浪的顶峰,但是在时间上不会一蹴而就,按照浪形分析,预计未来几年股市整体趋势将会转好,并将于2008年左右再创高峰。。

热心网友

别急,你看大盘这不是大力开始上攻了么?是谁在此时出大笔的钱财把股指扛上去的?昨天人说过在大盘不行时上层就会出来利好不让大盘迭下去,果然灵验,今天不但公布停止新股发行,又有人在下午出大力气硬是把大盘给拉抬上去了,不明显是被大盘所逼的么?可是过了今天以后又怎么办呢?

热心网友

总以为股市跌了会有个头,可是四年了,看看个股几乎跌的剩下一俩成,指数又有什么用。指数也做假。

热心网友

在最高层眼里是没有“崩盘”这个字眼的,管你跌至1100也好,1000也好,钱照样圈,官照样做,照样高喊“天不会垮”。天真的股民们,再别抱任何幻想了!

热心网友

股权分置原则终于明确了,其中隐含的惊天大漏洞将造就划时代利好,非流通股东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媒体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张卫星、易先容这些“专家”们拘泥于学术层面追求所谓“公平”、“补偿”,竟然认为此基本原则不是真正的利好,他们实际上忽视了市场本身的巨大发现和创造机遇的能力,任何了解市场运作的投资机构或实力大户必将及时发现这个巨大“漏洞”,从而将股权分置转化为真正划时代的利好。   最大的“漏洞”也是最大的利好,就是“临时股东大会就董事会提交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说,一旦拥有了1/3的流通股权加1股,即可以拥有对非流通股东的近乎无限的否决权,理论上除非非流通股东提出无与伦比的吸引方案,提供确定无疑的巨大上涨空间,“1/3流通股权持有人”或者叫“理性善意持有人”才有可能不提出否决,也就是说,任何机构、大户只要持有1/3流通股,就等于抓住了无限的获利机会或绝对优势地位,全流通由卖方(非流通股东)决定彻底变为买方(流通股东)决定。当然,如果他愿意,如果他够变态,在现在的游戏规则不变的前提下,他可以让所有非流通股变成只能分红永远不能流通变现的“优先股”!只需不断否决任何一种方案即可。    历史证明,几乎所有庄股控盘都远超过了1/3,因此今天所有的庄家都额首相庆,因为,除非国有股大股东为他提供巨大的让步方案,好到让他足够满意并获利了解,否则他就可以无限否决权!未来做庄必将再次大行其道,这是形势所迫,因为只有确保持有1/3以上的流通股才能保证一定可以从全流通中获益而不是为其所害。相信任何场内主力和庄家很快都能意识到这个诀窍,买入直到1/3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而且一旦取得绝对否决权,他就可以主动与董事会谈判,要求出台最好的方案,可以明确告诉董事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废纸!    持有1/3的流通股权并不困难,对于4元以下的股票或中小盘股一般只需要5000万到1亿就足够了,对于多数机构大户并不困难;对于非流通股东却难得多,他必须拿到2/3的流通股权才能说了算!即使对于中石化,若某些机构联手或利用征集表决权的形式,获得1/3即9亿股表决权,就可以迫使持有600亿国有股的国资委很难受,很尴尬,即使基金都被收买,也难以达到2/3的绝对话语权!    当然,大股东可能会尝试增发、转债、配股等方式稀释流通股股权,但现有政策规定,增发、转债、配股必须50%流通股东同意,只要大家认清其用心,确保自己绝对控制1/3以上的流通股权,就可以粉碎这种阴谋。况且,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够格融资,也不是任何时候想融资就融资的。    去年8月,我曾经发表“类别表决——划时代利好促成全流通水落石出”,当时只以为流通股东50%通过即可,现在变成了必须2/3通过,一字之差,意味着原先善意流通股东要出5000亿(即拥有5000亿市值的表决权)才能确保全流通对自己有利,而现在只需要3000多亿,一字值(省)千亿金!    目前流通市值的1/3大约为3000-4000亿,也就是说,只要有3000亿资金掌握在“流通股善意持有者”手里,能够理性出牌,就可以决定30000亿非流通股的变现的命运!流通股大约占总股本的40%,也就是说,13%的股票持有者将决定60%的非流通股持有者的变现命运,这难道不是滑稽可笑的天大漏洞!当然这的确是保护投资者的举措,只要国家言出如山不再朝令夕改!只要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大户以及中小投资者都尽快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成为理性善意的表决人或者1/3流通权持有人,就可以通过博弈实现证券市场的超级转折!    由于长期下跌,在一段时期内,媒体、市场的反应有可能象2245时把国有股减持当利好那样,对重大消息出现根本性、方向性的误判,甚至最初会当利空反映,这需要我们作出努力、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大家总是习惯于假定自己处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选择了与专家们类似的视角,忽略了市场可以随认识理念而变化,占在大投资者角度,他立即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取得了博弈优势地位,只要他愿意,非流通股东就可能永远别想流通了,他需做的就是一次次闭着眼否决就可,理论上又要存在1700个善意持有集团或利益共同体,就可以将所有股票中的非流通股变成永不流通的“优先股”。这在庄家身上最明显,但有多少机构不能作到联手控制1/3的股权呢?2000点时不是所有股票都有控股30%以上的庄家联合体吗?而且,他可以主动与董事会谈判,提出自己喜欢的方案,并告诉董事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废纸,这不是单纯的价格高低问题,国资委也没办法,所以说是“漏洞”,是有利于投资者的漏洞。而对于非流通股东来说,就算与一个持股33%的机构,私下达成协议,他仍然不能确定是否还有别的投资者也拥有了绝对否决权,他的议价成本难以想象,简单说,只有控制67%流通股才能排除不确定性。非流通股东是不是有点万劫不复?    还有一个问题,原则中没有明确流通股是否包括H股、N股、S股和B股,如果包括B股,则B股将因话语权而上涨。    我们先讨论流通股单指A股的情况,因为原先补偿的目标就是A股投资人。    华能国际,假如某些机构联合控制2。5亿流通股(50%)表决权,就不仅可以控制80亿股非流通股的变现大权,而且还可以否决增发、配股、转债,然后与非流通股协商除权到净资产附近或净资产的120%即3。6元以内,否则以永不流通相威胁,会是什么情况?香港的国际投资者当场晕倒,他可是按6港元买的华能,到底谁与谁接轨。    中石化也可以这么干,如果大盘再下跌,把某些机构投资者逼急了的话,50%不就是56亿市值吗,大家不要以为所有机构都会被非流通股东买通而甘愿丧失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增发与全流通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不能同日而语,也不能仅凭增发转债时参与投票比例低就以为全流通时也会这样。    如果,5。9后大盘真的是下跌的,那样也只是为主力、非流通大股东争抢更廉价的流通筹码的机会,使1/3控股的成本更低来得更快,一旦1/3控股完成,博奕大幕就正式拉开,大盘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涨。    本帖从未否认国家将来会“调整”基本原则的可能性,其实,我也不认为国家会出大昏招,相反,我认为这是国家故意卖个破绽,因为国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市场,尽快扭转市场,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时间可以很长,等到市场信心明确转好,大量资金拥入后,正式铺开时才可能调整“原则”,比如加一个所谓的DEADLIN,美其名日“提高效率,防止多次否决。”    对于所有有能力控股1/3以上的机构大户来说,这明显只能是利好。如果你认为他们与你相比都只是蝌蚪的话,那你可真是令人起敬的青蛙了。。

热心网友

看399106深综指就明白了

热心网友

股市都成这样了,讨论下跌还是反弹都是没有意义的,该考虑股市蹦溃了,中国的流通股民真冤啊自己辛苦的血汗钱就这样做了贡献,并且没有任何说法.该从中学到些什么了吧.就象为国家建设了几十年最后让你下岗一样.